中新網3月4日電 據西班牙《歐華報》報道,西班牙免費報紙《20分鐘》在其官方網站上開闢了一個關於中國專欄,從“玉兔”故障到玩具生產,以及中國人的“敏感期”各色話題琳琅滿目,一時之間質疑與謾罵之聲甚囂塵上,有華人網友指出:“媒體這樣做無非是為了博眼球,保證點擊率的小把戲。”
  其實,任何一個國家都有極端狂熱的種族主義者,排華和辱華事件與言論一直存在,但這並不能說明一個國家,乃至民眾的態度。反華言論往往出自一些非主流的知識分子之口,不管是電視平臺還是網絡平臺,他們偏狹的觀點都不攻自破,而識破謊言的基本上都是西班牙本土民眾。
  謾罵和詆毀不過是一種情緒上的宣泄,在言論自由的國度,媒體只不過給了少部分人提供了一個憤怒的出口罷了。正所謂“謠言止於智者”,在一個真正的法治社會之中,民眾理透過“帝王行動”以來的一系列新聞事件和網絡言論,我們不難發現,整體而言,西班牙人對“華人經濟”懷有一種既愛又恨的情節,由此產生了一種非常矛盾的心理。回顧西班牙曾經輝煌的大航海時代,不難發現這種糾結的表現原來只不過是歷史的重演,就在歌中唱到的那樣:“愛恨就在一瞬間”。
  華人經濟發展帶來的諸多問題正在修複,與主流社會出現的裂痕和傷口也在彌合與康復之中在中國國力日益強大的背景下,華人移民的法律意識也在不斷提高,同時也是民族自尊心與自豪感的雙重體現。但凡有人高唱反華論調,不論是小報還是電視臺,我們就堅決依法維權,發出正義的呼聲。沒有限制的自由就是瘋狂了,沒有事實依據傷害華人情感,必須受到譴責,以言論對言論,用事實講道理,寬容但不怯懦,這種敏感度有必要保持下去。
  其實,華人在西班牙經商,無不遵循一個道理,那就是“方便”。佛家思想在中國源遠流長,與人方便,就是於己獲益,而方便就是“究竟”,究竟就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本質。華人百元店、服裝店、食品店、水果店、理髮店、美甲店的風起雲涌,無不為西班牙民眾提供了最方便的消費渠道,滿足了不同層次人群的生活和心理需求。與西班牙本土企業形成競爭,是市場規律、供求關係發展的必然,但從客觀角度上說,這樣的競爭確實導致了西班牙同行們的溺水,排華情緒的高漲也很自然。況且深省自身,華人經濟模式確實存在一些弊病,如何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趨利避害”,建立高附加值的品牌,仍然是值得所有旅西華商們反思的一個問題。即便是摔倒了,讓西班牙人既愛又恨了,華人經濟仍然在摸著石頭過河,能否實現自我完善、升級,與維權並行才是王道。(卧龍在田)  (原標題:華人經濟發展需“趨利避害” 實現自我完善、升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u57oulqd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