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達林
  上個世紀末,有學者討論“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曾反思當時為什麼法學家缺席。其賣屋實不獨“五四”,在中國百餘年來風起雲涌的變革大潮中,法律人並沒有活躍在國家政治生活的舞臺上。法律人作為一個群體真正走上社會前臺,還是改革開放以後。
  改革開放所帶來的思想解放、法治勃興,無疑是法律人群體形成並逐漸活躍的社會基礎。但無論是對國家的政治生活,還是對於普通民眾而言,法律人開始發揮實質性影響,其中一個重要的推竹北買屋動力就是網絡的崛起。互聯網讓法律人相識,互聯網凝聚法律人的共同志趣和抱負。今日,法律人借助自媒體平臺,不斷介入公共政策和公共事件。信息技術的開發,讓法律人找到了走向前臺、現身“說”法的便捷通道。
  那麼,法律人又該如何回饋上帝送的這份“厚禮”?蘇力先生很早倡導的“送法下鄉”,實際上並沒有得到成功的踐行,“普法”運動向鄉村所輸送的多是法律知識與技術層面的“器物”,而法治的精神始終難以生根。今天,生活在自媒體時代的法律人,正迎接又一個“法治中國的春天”,或許應當“送法上網”,只是這一次不再是有意識的運動,而是更趨於無意識的感染;不再是工具主義的知識普及,而是文化層面的精神播種。如何借助網絡信息的平臺,在一言一行中向“網民賣房子”傳遞法治的思維與理念,引導“網民”接受法治的生活方式,這應當是自媒體時代賦予法律人的職業使命與社會責任。
  之所以講這一番“大道理”,一是法律人職業群體日趨開放化,一些非法律專業的公知或評論人,急速引導著網絡輿情的發展,但由於沒有系統進行過法學浸淫,片面抓到法治的一隅觀點,很容易在介入公共事件時失之於偏;二是法律人內部的分工日趨細化,律師、法官、檢察官和學者之間也出現利益分化,一些“體制內”的法律人囿於身份而選擇“失新竹買屋聲”,缺乏公共關懷的價值向度;三是法律人共同思維方式和語言模式出現碎片化,難以匯聚成引導輿論的法治潮流。這些現象歸結起來,就是法律人還不能為網絡提供理性而有效的價值觀點,讓一些公共事件的處理走上“輿論戰”而非“法律戰”的彎路。
  在嘈雜的輿論場,法律人原本是理性的堅守者,是法治方式的捍衛者,為此而無懼於當“少數派”,更不會為一己私名而迎合非理性、逆法治的大眾情緒。遺憾的是,中國輿論多元化、開放化與法律人職業化幾乎同步發展,二者都不太成熟定型。當不成熟的法律人遇到不成熟的輿論時,很容易讓法治迷失本性,誤入歧途。我從2008年開始分析政法網絡輿情以來,發現很多輿情事件中,法律人借助自媒體“發聲”也會為SD記憶卡了“語不驚人死不休”而喪失理據,以非法治的方式實現法治的目的。
  自媒體時代,法律人應當具有更強烈的共同體意識,樹立更一致的法治思維,崇尚更嫻熟的法治生活方式。有的時候,我們無需介懷於“有什麼樣的政府就有什麼樣的公民”,反過來不妨省思一下“有什麼樣的法律人就有什麼樣的網民”。尤其是在介入司法個案時,秉承法律人的公共情懷與自覺意識,註意區分法律與事實、客觀與主觀、形式與實質、實體與程序之間的關係,理性發聲、準確“說”法,透過博客、微博、微信及紙媒評論里的字節,把這些輿論空間打造成免費的學校,向公民傳授公共生活的藝術,培養其法治精神。
  (作者系西安政治學院副教授)  (原標題:自媒體時代法律人如何“說”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u57oulqd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